文博会像一个巨大的舞台,各地各企业纷纷以自己的传统文化元素登台。从草原五颜六色的服装到南方的各种竹编,从北方传统的堆锦到铜壶、编钟甚至青铜器等。传统文化元素让人们感受到*文明的久远和博大。
**和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说是文创产业腾飞的“双翼”。这些年来,很多成功的文创产品都是在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灵感。故宫博物院以“融入现代的传统之美”为主题,将诸多传统文化元素带进了文博会。这里不仅有博物馆展览的“新宠”数字化展陈,展出了《国博镇馆之宝》《故宫建筑》等,在喧嚣的场馆中以传统文化理念营造出一片安静之所。他们以茶几、竹床、棋盘、条案等元素构造出一处处复古生活场景,还以盆景、赏石烘托出静谧的氛围。正是这份以传统元素营造的*特氛围吸引了观众。其实,很多文创产品都是把传统文化的灵感融入今天的生活。刺绣、壁画甚至青铜器造型都成为文创产品的元素。
文创产品离不开创意,成功的产品不能简单传统元素。文博会完全不同于博物馆,传统文化元素往往要借助现代科技,才能给人们带来新体验。比如有企业展出了一种智能投影台,可以把古老的书法碑帖清晰地投射到桌面上,让“描红”这种书法基本练习的传统有了新体验。 高科技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,产生了神奇的效果。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针灸铜人和十二生肖青铜雕塑、模拟传统堆锦手法制作的壁画,都让人们耳目一新。
传统工艺借力现代技术,不仅焕发新魅力,而且催生新业态。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,需要技术创新,也为创新提供了条件。离开新技术应用,传统文化元素就只能停留在遥远的过去;脱离了传统文化元素,文创产品就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。因此,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新科技相结合,才能赋予文创产品真正的生命力。
广州博物馆: “广彩粤饰”系列从馆藏19世纪广彩镂雕果篮及托盘(仿德国迈森装饰风格)提取了镂空装饰图案作为设计元素,闽台文创礼品市场前景和发展分析,针对喜爱时尚风格的职业女性,开发同一风格的时尚饰品。
材质包括金属、陶瓷、仿皮等,种类则包括了皮包、手镯、项链、耳环、胸针等首饰。“去凡尘”洗漱用品系列包括**手工皂、洗澡毛刷和化妆镜等,设计灵感来源于馆藏19世纪外销球的造型和图案。它们与球一样用**材质制成,球表面满布的宝相花纹是中国古代艺术品常用的装饰图案,源于自然中的花卉又不拘泥于原型,在中寓意圣洁、吉祥。
因此“去凡尘”也代表在清洁身体的同时,放松精神,感悟自然。曾玲玲说,中西合璧是作为广州博物馆重要馆藏的清代外销品的显著特色,而外销品的繁荣是广州很辉煌的一段历史,希望通过这些设计,将广州厚重的城市历史转化为令今天人们喜闻乐见的城市文化,满足今天人们的日常需求。
随着文化旅游消费升级,讲好文化故事尤为重要。初期用文创产品吸引受众,不断文化内涵和尘封的历史;随着政策倡导、市场推动、文旅融合发展,未来三五年之后,大家再提到文创,就不仅仅是文创产品了,而是更广泛的“文创+”概念。
馆企合作推进产品研发 陕西资源丰富、文博单位众多,目前全省拥有省级备案博物馆、纪念馆303座,其中一级博物馆9座、二级博物馆13座;全省522家国有可移动收藏单位共收藏774万余件,这为陕西文创产品开发提供了丰富素材。
各文博单位除了竞相做好各自的文创产品开发之外,更需要注重深度合作、抱团开发,无论是博物馆间的横向合作还是与文创企业的纵向合作,都可实现“1+1>2”的效果。